首页
热点新闻
2024-07-15
为更好发挥家政服务业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作用,在湖南省妇联指导和...
最新公告
2024-07-08
根据《304.cam永利集团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中大教字〔2018〕 58 号)、《...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武汉大学田孟博士后应邀主讲“关于转型期中国社会基本性质的社会学思考”

发布时间:2019-12-07    作者:    来源:永利官网     浏览次数:


12月4日下午,武汉大学田孟博士后应邀来院交流,报告主题为“在农村与城市之间——转型期中国社会基本性质的社会学思考”公司社会学系李斌教授、潘泽泉教授、李桂平教授、彭远春副教授、米莉副教授、颜敏副教授、谢新华副教授以及数十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分享会

 

                         

 

 

 

 

 

 

 

 

首先,田孟博士后以柯林斯的《发现社会之旅》这本书引出本次讲座主题的背景,他认为要发现“中国社会”,历史学的维度更多的关注传统的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形态,而社会学则更关注当前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构以及基本性质。紧接着,田孟博士后认为要发现中国社会需要找到一个起点,他认为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这本书对社会学有着奠基的作用,它是我们认识当下中国社会的起点,为当代中国与乡土中国提供了一个对比。

其次,田孟博士后介绍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以及城乡人口结构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背景下,“传统社会、乡土中国”已渐行渐远,而“现代社会、城市中国”又尚未到来的情况下,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非常的特殊时期——“郊区社会”日益兴起、“郊区中国”初具轮廓的新阶段。田孟博士后主要从七个部分介绍了郊区社会,第一部分田孟博士后向同学们介绍了郊区社会的兴起历程,他介绍郊区社会在近十年内经历了四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前自然形成的城市郊区、改革开放以前的行政性郊区、改革开放以后的郊区工业化到90年代中后期城中村的出现以及打工经济的兴起表明郊区经济日益兴起。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郊区经济兴起的原因。田孟博士后主要从两个视角来展开解释:视角一自里而外看,城市经济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城区非核心产业向郊区转移,城市经济体系成为城区经济和郊区经济之和;视角二自下而上看,农民进城方式的变化推动了郊区经济的兴起。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郊区社会具有独特的社会学禀赋。田孟博士后通过从小城镇到郊区社会的变迁,对比小城镇和郊区社会的相同以及不同之处,得出郊区具有独特的社会学禀赋即具备促进社会团结,融合城乡关系的特征。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郊区社会的基本轮廓。田孟博士后认为郊区社会主要具有以下基本轮廓:一是人口流入型地区;二是利益密集型地区;三是社会治理的制度化程度较低;四是公共服务的供给远远跟不上需求的增长;五是产业结构升级、农民流动性降低使得郊区成为第二故乡;六是不同于城市社区、也不同于农村社区的独特经济模式和社会交往模式。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郊区社会的基本构成。田孟博士后认为从人口学构成来看,郊区社会人口密度介于城乡之间,人口的复杂性程度高包括土/客、农业/非农人口等,且土地利用结构主要体现在土地用途的二重性。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了郊区社会的经济特征。郊区社会的经济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产业形态圈层化,环境状分布;二是产业具有多样性,灵活性高,就业机会缺乏稳定性,准入门槛低;三是与城乡经济形成双向对接,城乡互补型经济;四是郊区以“半工半粗”为主,“瓦片经济”,生产资料属性减弱,产权父辈掌控。第六部分主要介绍了郊区社会的社会特征。田孟博士后介绍郊区社会具备四个社会特征:一是社会结构复杂,存在“停车之争”;二是就业的“遛个弯就把工作干完”;三是婚姻的“天花板效应”;四是家庭政治的“去政治化”。最后,田孟博士后介绍郊区社会的交往特征:一是社会交往范围的广泛性;二是社会交往深入的浅社交;三是社会关系强度的弱关系、轻社交;四是社会交往对象的模糊性、开放性、缺乏排斥性、偏离差序格局;五是社会交往物质交换的互惠性的厚重程度不高、交换具有及时性。

在提问环节,田孟博士后与在场师生就郊区社会的形成机制、社会关系特征和功能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